【亚搏手机在线登录入口】中国有限公司

服务项目
联系方式
【亚搏手机在线登录入口】
咨询热线:400-999-1728
咨询热线:13313028229
售后:0312-6791400
售后:0312-6791126
网址:www.aoyou56.com
地址:保定朝阳大街国贸大厦8楼808室
【微先学】2030年太阳将进入“休眠”?
[来源:www.aoyou56.com] [作者:网站建设] [日期:15-07-17] [浏览次数:]
7月13日,南京入伏出梅,这也意味着太阳要开始“发威”了。但是近几天英国《每日邮报》一则关于太阳的报道震惊了网友:报道称,太阳将在2030年“休眠”,届时太阳活动降低60%,这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、步入“小冰河期”。15年后,我们真的要体验“冰河时代”吗? 【还原真相】 “太阳休眠说”其实是媒体误读 据《每日邮报》7月10日的报道,科学家扎尔科夫预测,2030年,太阳活动将剧减6成,进入休眠期,使地球温度大幅下降,甚至进入新一次“小冰期”。 太阳真的会“休眠”,地球真的会面临大降温吗?答案其实是否定的——《每日邮报》的报道是对科学家相关研究的误读。 登陆《每日邮报》的文章中提到的“英国皇家天文学会”(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)的网站,发现在其News and Press模块中确实有一篇关于扎尔科夫教授最新太阳活动研究的报道。然而,纵观全文,并未发现“太阳将休眠”“地球温度回到17世纪‘小冰期’水平”等论断。 中科院气象物理所气象学博士后、著名网络科普达人李汀在其微博中解释,文中确实提到“太阳活动将下降60%”,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太阳活动下降并不代表太阳温度下降,更不能说地球温度下降。还有,太阳活动衰减只是太阳磁场和太阳黑子的活动衰减,并非“太阳休眠”。 还有很多人被“蒙德极小期”唬住了。“蒙德极小期”,是1843年由一位德国天文学家提出的,即,1645—1715年这70年间,太阳黑子几乎没有记录,太阳活动衰减到极低状态。从天文学会的报道来看,扎尔科夫教授确实认可蒙德极小期的存在,且认为太阳将会在2030—2040年再度进入蒙德极小期。然而,这一说法和太阳黑子周期为11年左右的天文界主流认知相矛盾,蒙德极小期是否真实存在过,尚处争议之中。 另外,“蒙德极小期”只是和“小冰河期”在时间上比较吻合。即便其真实存在,也不能说蒙德极小期会导致新一次“小冰期”,即地球温度回到17世纪。也就是说,2030—2040年,只是太阳活动会接近“小冰河期”状态,并不是说地球接近当时状态。 李汀表示:“太阳没有要休眠,地球也没有即将进入小冰期,大家放心吧。” 【我省专家怎么看】 太阳活动难测,预报准确率远赶不上天气预报 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,天文学家对于太阳的了解比过去深入了很多。美国也有好几颗卫星,用以研究太阳。即便如此,我们对太阳的认识还很少,太阳预报的准确率还是很低。”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说,更何况2030年距离现在时间很长,这种长期预报的准确率更低。“今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,虽然太阳的活动并没有预期那样强烈,但活动还是有一些的,就连极光都出现了好几次。”王思潮认为,“小冰期”形成并不是只看太阳,还有大气环流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。“我认为太阳活动减少60%或者是休眠这样的说法只是科学家的‘个人观点’,还需要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共同‘会诊’,同时也需要更多证据。” “我们常常抱怨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,但比起太阳预报来说,已经算很好了。”王思潮笑着说。 明末清初曾出现“小冰期”,南方降暴雪 提到“小冰期”,很多网友想起了动画电影《冰河世纪》。电影描述的就是冰期时候,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状态。冰山、寒冷、不断消失的生物就是人们对于冰期的印象。其实,除了影视作品中广为人知的大冰期,地球上还出现过“小冰期”。 在1645年至1715年地球曾进入小冰期,当时冬季英国大部分河流都冻结了,人们能穿着旱冰鞋横穿泰晤士河,开启了“滑冰模式”。 当时,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,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,冬天则奇寒无比,不光河北,连上海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。明末清初人叶梦珠撰写的《阅世编》、清朝中后期人陈其元撰写的《庸闲斋笔记》,以及《明史·五行志》、《清史稿·灾异志》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。 我们正处在“间冰期”,一万年前刚“解冻” 其实地球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,曾出现过多次显著降温变冷,形成冰期。特别是在前寒武纪晚期、石炭纪至二叠纪的冰期都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地质事件,通常称为大冰期。大冰期的时间尺度至少数百万年。“但是即使是大冰期时期,也会出现较温暖的时期,也就是间冰期。”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表示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第四纪,也就是距今260万年至今。第四纪还有一个更被科学家重视的特征,就是出现了地球历史上又一个大冰期。“我们现在属于新生代的第四纪,一万年前,地球还是冰期。而现在,我们其实就是处在‘间冰期’。”冯伟民说,虽然现在处于“间冰期”,但还是会出现气候特别寒冷的时候。比如我们之前所说的1645年至1715年,地球就出现过“小冰期”。但是总体来说,“间冰期”的时候,温暖还是“主旋律”。 一万年前冰期的时候,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?“也许你无法想象,在一万年前还不是‘间冰期’的时候,台湾海峡都没有形成。而南海根本只能算是‘内海’,因为除了巴士海峡之外,其他像马六甲海峡等都出现在海面之上。”冯伟民说。 人类活动加剧,也许推迟下个冰期的到来 那么,我们究竟何时能迎来下一个“冰期”?2030年是否有可能呢?“我觉得现在定论还为时尚早。”冯伟民说,造成冰期的原因除了太阳之外,还和大气层等有关,而这些因素也会相互影响。更为重要的是,从18世纪60年代起,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,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日益加剧,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“温室效应”等现象。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,太阳如果出现弱化,会对“小冰期”“冰期”的出现产生作用。但是现在的地球环境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。有科学家认为,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,也许会延缓下一个冰期到来的时间。“所以下一个冰期到底什么时候来,现在无法确定。”冯伟民说。 对于冰期、大冰期,网友们的反应除了各种吐槽,就剩下担心了。“珍惜现在的温暖吧”“是不是该去热带买房子”……专家们也表示,现在一切还无法定论,各种担心也不必要。冯伟民说,对于人类历史来说,其实对于“冰期”并不陌生。人类就是从大冰期走过来的,第四纪大冰期就是人类遇到的最近一次“大冰期”。而在“大冰期”中得以存活下来的人类,就是我们的祖先。 冯伟民认为,人类的迁移、扩散、进化从一定程度上说,是得益于这些“大冰期”的,因为在冰期时,海平面大幅度下降,各大陆之间许多是互相连通的,这才使得古人类有可能走向地球各地,演变成我们现在丰富多样的人类社会。(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网)

微信二维码

Baidu
sogou